簡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筆下的千古名句,讓揚州成為中國人心中永恆的春日意象。 農曆三月的揚州(即陽曆四月),正是瓊花似雪、煙柳如畫的最美時節。這座被大運河滋養了2,500年的古城,正以最詩意的姿態等待遊人的到來。
瘦西湖:一幅流動的山水畫
水中山/攝
作為揚州的城市名片,瘦西湖完美詮釋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意境。4月8日,2025瘦西湖萬花會如約而至,為期一個月的花事盛典將為遊客帶來「萬花尋蹤」、「四相簪花」、「花朝巡遊」、「萬花音樂會」等十重詩意體驗。
漫步其間,遊人既能欣賞瓊花、芍藥等百花爭艷的盛況,又可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移步換景中感受一個充滿夢想與詩意的春天。
余晴峰/攝
五亭橋,又名蓮花橋,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橋」。這座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古橋,其設計靈感源自北京北海公園的五龍亭與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它巧妙融合了北方建築的雄渾氣勢與南方園林的秀美風韻。
黎鳴/攝
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曾這樣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
邵小峰/攝
瘦西湖內還有一處重建於1986年的二十四橋,也尤為特別。這座橋為單孔拱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級24層,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此橋雖已非唐代原物,但漢白玉欄杆與青石台階依然延續着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的詩意。
錢國強/攝
如果你想一覽瘦西湖全景,釣魚台則是最佳觀景處。這座三面臨水的建築,透過圓洞門可將五亭橋和白塔的美景盡收眼底,堪稱中國古典園林「框景」藝術的典範。
黃力生/攝
邵小峰/攝
揚州園林:一園一世界
如果說瘦西湖是揚州的外衣,那麼星羅棋佈的私家園林就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個園,揚州園林的代表,以「四季假山」聞名遐邇。春山以石筍配翠竹,夏山以太湖石造雲,秋山以黃石疊嶂,冬山以宣石積雪,漫步其間,彷彿走過一個完整的四季輪回。園中更有翠竹隨風搖曳,盡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文人雅趣。
余晴峰/攝
余晴峰/攝
轉過街角,何園的景致又別有一番風味。作為晚清園林的巔峰之作,何園1,500米的復道迴廊串聯起中西合璧的建築群。四月的何園,不僅能看到繡球如雪壓枝頭的絕美景象,更將開啓一段關於「緣」的春日邂逅。
4月18日至5月20日,何園將舉辦「何以一生 合緣終生」主題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主題遊園、聯誼會等特色項目。遊客可在繡毬花叢間感受古典園林的浪漫意境。
傅霾澈/攝
傅霾澈/攝
老街拾趣:街巷裡的煙火氣
看過園林勝景,不妨走進揚州的老街巷,感受這座城市的市井溫度。
東關街,揚州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青石板路兩旁林立着謝馥春、三和四美等老字號。推薦嚐嚐街口的「趙氏疊湯圓」,外皮軟糯,內餡鮮香;或是到「富春茶社」老店,體驗正宗的揚州早茶文化。
傅霾澈/攝
柯炳鐘/攝
東關街的熱鬧不同,皮市街則散發着獨特的文藝氣息。這條老街隨處可見的文創小店與歷史建築相映成趣,漫步其間,既能邂逅精緻的非遺手作,又能品嚐地道的揚州風味。
曾寶琪/攝
何沐恬/攝
運河記憶:古今交匯的千年文脈
若要讀懂揚州,大運河是繞不開的篇章。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揚州之行的精彩體驗。這座現代感十足的博物館,用高科技帶你「穿越」千年。1號廳的5D「運河穿越」讓你身臨其境體驗漕運盛況,感受浪花拍打甲板的震撼;3號廳復刻宋代運河街市,燈籠亮起時商販吆喝聲此起彼伏;屋頂花園則是拍攝古今運河同框的絕佳觀景台。
張建中/攝
而想要感受原汁原味的運河記憶,瓜洲古渡則不容錯過。站在白居易筆下的古渡口,看貨輪駛過千年水道,此刻「汴水流,泗水流」的詩句彷彿有了最生動的註解。
王建樂/攝
王建樂/攝
揚州的美,美在李白筆下的三月煙雨,美在瘦西湖的瀲灧波光,更在園林疊石間流轉的四季光影。
這個四月不妨循着古人的詩意足跡,來揚州赴一場穿越千年的春日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