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17 > Bird Photography in Hong Kong(Part I)在香港「打鳥」(之一)

[一哥攝影講堂]第517期 Bird Photography in Hong Kong(Part I)在香港「打鳥」(之一)

文:陳一年    圖:梁惠波     分享:

簡介:很多攝影人說,香港是個「打鳥」天堂,此話不假。在香港新界,分佈着廣闊的濕地。其中最著名的有米埔、南生圍、大生圍、塱原、天水圍和後海灣等濕地。這裡是候鳥的天堂。據統計,每年冬季有超過 8 萬隻候鳥來到這片樂土,加上香港本土的留鳥,還有山林裡多不勝數的林鳥,牠們使香港變成了觀鳥和攝影愛好者的樂土,鳥類攝影愛好者們就有一年到頭忙不停的樂事。梁惠波是頂級的攝鳥愛好者,他拍攝的雀鳥種類豐富、生動有趣,本欄特別選出其中精品,供讀者欣賞。本期首先以拍攝於大生圍的佳作開始。

純色山鷦鶯:田野上的活潑精靈

純色山鷦鶯(學名:Prinia inornata,英文名:Plain Prinia)是扇尾鶯科山鷦鶯屬的鳥類,又叫做褐頭鷦鶯、純色鷦鶯,是有幾分傲氣而活潑的鳥。棲息於草叢、蘆葦地、沼澤、農田和果園中。屬於小型的鶯,身小尾長,體長11至14厘米。全身純淺黃褐色。繁殖羽具淺色眉紋,上身灰褐色,飛羽邊緣紅棕色,尾長呈凸狀,下身淡黃白色;冬羽尾較長,上身紅棕褐色,下身淡棕色,腳粉紅。分佈於中國的西南和東南沿海地區,也生活在印度、東南亞及太平洋諸島嶼。結小群活動,在飛行時鳴叫。主要以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少量雜草種子。通常築巢在草叢和小麥叢間。在田野拍攝正在覓食或玩耍的純色山鷦鶯,是輕鬆愉快的樂事。

《我很小,但我有傲骨》
純色山鷦鶯,攝於大生圍。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F/5.6光圈,1/1000秒,ISO 400。開闊的綠野中,可愛的小鳥獨立於芒花上,被朦朧背景襯托,顯出空靈的詩畫意境;用超長焦鏡頭及大光圈拍攝,使背景虛化,起了推遠空間感的作用。

 

姿態優美的須浮鷗

須浮鷗(學名:Chlidonias hybrida)又名黑腹燕鷗、黑腹浮鷗、灰翅浮鷗,為鷗科燕鷗屬的鳥類。是一種體型略小的淺色燕鷗,體重79至98克,體長25厘米,翼長約23厘米。須浮鷗是候鳥,棲息於開闊湖泊、水庫、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澤地帶。繁殖於歐洲南部、北非、中亞、西西伯利亞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越冬於非洲南部、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澳洲。香港濕地是其越冬地之一。須浮鷗覓食主要在水面和沼澤地上,也常至離海不遠的漫水地和稻田上空覓食,食物以小魚、蝦、水生昆蟲等為主。通常營巢於開闊的淺水湖泊和蘆葦沼澤地上,巢為以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作底墊的浮巢。須浮鷗常成群活動,在水域上空振翅飛翔,飛行輕快而有力。取食時常低掠水面激起漣漪,飛翔姿態優美如舞者,成為攝影者抓拍的最佳時機。 

須浮鷗,攝於大生圍濕地。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F/5.6光圈,1/2000秒,ISO1000。輕盈飛翔的須浮鷗,在低掠水面覓食時,姿態優美如舞者;用1/2000秒的高速快門拍攝,才能凝結這「舞姿」;此際光線非常美妙,焦外背景的圓形光斑,也活化了畫面氣氛。

 

憨態十足小鸊鷉

小鸊鷉(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鷉形目( Podicipedformes )鸊鷉科(podicipedidae)最小的鳥,身體短小,大約25至30厘米長,重量120至300克。有油鴨、水葫蘆、王八鴨子等別稱。小鸊鷉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有留鳥也有候鳥,在香港是留鳥。在亞洲、歐洲、非洲南部、澳洲都有小鸊鷉的蹤跡。主要生活於雜草叢生的水塘、湖泊、沼澤。小鸊鷉有尖嘴巴和黃褐色的羽毛。一雙眼睛長得獨特有趣:有黑色的眼球、黃色的虹膜。腿很靠後,因此走路不穩,但精通游泳和潛水。牠們潛入水中,捕食小魚、蝦、昆蟲。當發現敵人時,會立刻潛水逃生。繁殖期在蘆葦叢等隱蔽處、以水草營造浮巢。雌鳥一窩生2至8個卵。孵出的雛鳥易受夜鷺、大型魚類襲擊。小鳥有時騎在父母背上,一家子在水面游弋。這是攝鳥者最喜歡拍攝的有趣景象。

《三人行》
小鸊鷉,攝於大生圍濕地。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2x增距鏡;F/5.6光圈,1/800秒快門,ISO 1000。一家子在水中游弋,父母就成為小寶寶的坐騎,洋溢溫馨親情。

 

斑魚狗:極速游擊戰士

斑魚狗(學名:Ceryle rudis)為翠鳥科魚狗屬的唯一物種。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分佈,在本港是留鳥,但較少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埃及。斑魚狗屬翠鳥的一種。身體散布黑白色的雜紋,十分容易辨認,卻沒翠鳥的藍綠色。以高超的捕魚技術著稱,能夠懸停於空中猛然俯衝捕捉魚類。斑魚狗經常佇立於貼近水面的地方,或是在低空飛翔,當找到獵物便會高速俯衝進水中捕捉。以魚為主食,偶爾也吃甲殼類或水生昆蟲。因為斑魚狗的俯衝速度極快,攝影者一定要眼靈手巧,才能抓拍到牠捕魚的精彩瞬間。至於拍攝方法,與其他翠鳥攝影差不多。梁惠波拍攝了不少斑魚狗的佳作,他用高速快門凝結了斑魚狗捕魚的動作高潮,其姿勢非常生動。

《捕魚絕技》
斑魚狗,攝於大生圍濕地。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F/5.6光圈,1/2500秒快門,ISO1000。斑魚狗是極速獵手,其俯衝入水後迅即出水的剎那,一定口銜魚獲。這張照片是其中一個精彩瞬間:斑魚狗出水轉體360度,亮出牠的收穫;而另一極速獵手——梁惠波早已黃雀在後,精準地拍個正着。

 

普通翠鳥:最熱門的鳥攝題材

普通翠鳥(學名:Alcedo atthis),為最典型和常見的一種翠鳥,是佛法僧目、翠鳥屬下的一個種。分佈於歐亞大陸、東南亞,在不同地方可能是過境遷徙鳥或冬候鳥。在香港是留鳥,廣泛分佈於香港的濕地。普通翠鳥屬小型的翠鳥,體長約15厘米。體小色彩鮮艷奪目,主要為藍色和橙褐色。牠們非常機靈,一有動靜就可能飛呼而去;但如果很快又飛回來,就說明此處是捕獵區。普通翠鳥棲息於與灌叢或疏林相鄰的河溪、魚塘、湖泊等水域,以魚、蝦為主食。常獨立在樹枝或岩石上,一動不動地盯住水面,一見魚現身,立即極速以兇猛之勢扎入水中,瞬刻銜住獵物、衝開水面揚長而去。翠鳥並不急於進食,而會將拚命掙扎的魚往岩石上摔打至不能動彈,才悠然自在地大快朵頤。如果家有幼雛,就飛回家把腹中食物反吐出來餵寶寶。這一連串生動情節,都是攝影者熱衷抓拍的畫面。攝影者在探索到翠鳥捕食點後,在隱蔽處架設照相機。拍攝時,用長鏡頭對準翠鳥插水處及其上方,預設好感光度、高速快門(1/2000秒或以上)、鎖定焦點(改為手動對焦),當預感翠鳥即將俯衝的剎那按下快門線。曝光模式設定最好是用快門先決並且連環拍攝,這方式能使你抓拍到更多精彩照片。翠鳥繁殖期一般在3到8月(各地有別),這期間為了哺養後代,牠們會勤奮捕獵,因此也會給我們更多的拍攝機會。

《獨享》

普通翠鳥,攝於大生圍濕地。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F/5.6光圈,1/2000秒快門,ISO 400。小翠鳥閒來無事,把蟲子當零食,玩夠了才吞。

《萬無一失》

普通翠鳥,攝於大生圍濕地。DSLR全畫幅相機,600mm鏡頭;F/8光圈,1/2000秒快門,ISO 600。翠鳥在自己熟悉的溪流和魚塘捉魚,幾乎都十拿九穩;攝影者如果掌握了一套拍攝方法,也不難拍到精彩之作。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23-7 517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