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第530期 2024世界遺產大熱 巴丹吉林
文:黃進榮 圖:視覺中國、圖蟲創意 | 分享: |
簡介:沙漠,令人聯想到乾旱、荒涼、孤寂、虛無,但當你去過內蒙古的巴丹吉林,相信會推翻這既有觀念,甚或愛上它。這個中國第三大且公認為最美的沙漠,以「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古廟」五絕聞名於世,2022年入選全球首批100個地質遺產地名錄,2024年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名單,審議結果預料於7月底揭盅(截稿時仍未公佈)。 除了擁有全球最高沙峰必魯圖峰,巴丹吉林更如海市蜃樓般存在逾百個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水顏色鮮艷,隨氣溫、雨量等環境因素變化,紅、綠、藍、紫、粉紅……恍如一顆顆鑲嵌在荒土中的寶石明珠,為沉悶單調的沙漠塗上豐富的色彩。
絕美曲線
奇峰
「上帝劃下的曲線,蒼天締造的神奇。」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銀額盆地底部的巴丹吉林沙漠,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擁有連綿起伏的沙山,以高、險、陡、峻見稱,數之不盡的沙山延伸到地平線,宛如沙海中的巨浪,畫面極奇壯觀。當中有「沙漠珠穆朗瑪峰」之稱、海拔1,611米的必魯圖峰,相對高度500多米更是稱霸全世界。
謎之沙山 屹立不倒
巴丹吉林的沙山群高大而陡峭,儼如一座座巨型山脈,予人邊際無盡的感覺。一直以來,中外學者和專家對沙山如何形成存有不同見解,有說這地帶常吹西南風,颳起的沙粒堆積於山前,長年累月積集成山;也有指這地區本是丘陵地貌,沙化後沙粒覆蓋丘陵上,形成高大沙山;更有一種推斷,認為是地下水成就了沙山的存在,研究文章指出,沙山蘊含大量水分,就如黏合劑,有助抵抗強風吹襲,令沙山屹立不倒。至於沙漠之水從何而來?這又是專家在尋找答案的另一個謎。
沙漠飛馳如玩過山車
相比起一般山峰,沙山的高度雖低,但攀登的難度卻大大增加,每每前進一步便後退半步,需要付出的體力並不少。克服艱辛,登上「沙漠珠峰」之巔遠眺,千里沙海、星羅棋佈的湖泊奇觀便盡收眼底。
要領略沙山的魅力,除了徒步攀爬,不少遊客選擇乘坐越野四驅車翻越連綿的頂峰,急速的升降就如玩過山車,煞是刺激。坐在車上,凝望在陽光照射下披上一層層金色的沙山,感覺會是多麼奇妙。
大地呼喚
鳴沙
在巴丹吉林行走,你會聽到沙漠的呼喚。鳴沙是這裡的「五絕」之一,眾多沙山隨風而鳴,讓人感受到無垠的空曠。
天地間的奇響
鳴沙又稱響沙,是沙粒在風蝕等作用下形成孔狀結構,進而構成共鳴的一種自然現象。在巴丹吉林以外的沙漠也有鳴沙,但只會因應季節和降雨量變化而形成,可遇不可求。 這個被形容為「天地間的奇響」之獨特現象,在得天獨厚的巴丹吉林卻變得平凡不過,每當有風吹過,或在沙脊處用雙手撥動沙坡向下滑,便會發出貫耳的「隆隆」聲,有如飛機轟鳴,聲響傳至幾公里以外。就算僅用手指劃寫沙土,也能發出「滋滋」聲。
轟鳴響徹沙漠
其中位於邊緣地帶的寶日陶勒蓋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每當狂風吹起,發出的轟鳴聲更會響徹沙漠。被譽為「世界鳴沙王國」的巴丹吉林,不時奏起大自然最原始的樂章,為這片寂靜的荒土添上生命力。
荒漠明珠
湖泊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沙漠和水不會共存,沙漠亦因此被稱為「生命的禁區」。但在每年降雨量僅40毫米、極度乾旱的巴丹吉林,卻出現沙山和湖泊「同框」奇景,這是地質學家多年來爭論不休仍未破解的謎題。 巴丹吉林這名字的由來,其實與這裡的湖泊也有關連。巴丹吉林是蒙古語,「巴丹」由人名巴岱演變而成,「吉林」代表數字60,相傳數百年前有一個叫巴岱的人住在這裡,發現了60個湖泊,巴丹吉林因此而得名。 ¬
色彩幻變 璀璨奪目
這個極旱的沙漠中,共有144個湖泊(當地人稱為海子),當中12個是淡水湖,大多在東南部,與高大的沙山相間分佈。湖泊四周生長着茂密的蘆葦和各種植物,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之處。沙漠中有湖泊已屬神奇,更匪夷所思的是,湖水並非全都清澈湛藍,而是隨季節雨量、耐鹽生物數量和氣溫不同而變化,紅、綠、紫、粉紅……恍如一顆顆鑲嵌在黃色沙漠中的璀璨明珠,色彩奪目。
地底隱藏大水庫
要解構沙漠湖泊形成的原因,專家們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沙丘晚間快速降溫,到達水汽凝結成水的溫度時,水凝結在沙丘上進入沙裡,形成湖泊;也有指湖水是在氣候濕潤時大量降雨後遺留下來;亦有分析指出,其實在巴丹吉林地底隱藏着一個大型地下水庫,它源於距離沙漠500公里以外的祁連山冰川積雪,融雪通過地下河流入沙漠下方,由於沙漠很多地方都屬於鹽鹼地,這些雪水在一些沙漠凹地溢出地面,與土壤結合後即變成鹽鹼水,形成了沙漠鹽湖。
綠洲聖水
神泉
沙漠之所以令人生畏,是因為極度缺水。然而,巴丹吉林的水資源卻異常豐富,令人嘖嘖稱奇。
鹹水湖中的淡水甘泉
在這沙漠中,不難發現湖泊有湧出淡水的泉眼,泉眼四周佈滿由碳酸鈣晶體沉積而成的鈣華。鈣華的形成與鐘乳石的原理相似,亦即說明了這裡的泉眼流水多年來從未間斷。而在眾多泉眼中,以位於必魯圖峰西側的音德日圖湖的泉眼最為著名。
音德日圖在蒙古語裡是指有台階的地方,當地人稱音德日圖湖為建設海子。湖的面積1,579畝,是個鹹水湖,湖面碧波蕩漾,湖邊綠草如茵,水鳥嬉戲。在湖中一處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有108個泉眼,由早到晚不斷湧出甘甜的泉水,清冽爽口,水質極佳,亦因而亦被奉為「神泉」。當地人更視泉水為「聖水」,以器皿盛載直接飲用,但按照蒙古族的傳統,只有男性可以接近神泉,女性則禁止靠近。
「聖水」具治病功效
曾有外國專家提取泉水化驗,證實蘊含10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神、延壽和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因此,許多慕名前往的遊客都會特意裝一瓶「聖水」帶回家。
沙漠故宮
古廟
在廣袤的沙漠深處,藏着一座古廟——巴丹吉林廟。寺廟建於1755年,至今超過200多年歷史,是牧民心目中神聖的殿堂,亦是巴丹吉林的地標。這座白牆金頂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背靠沙山,面朝湖水,肅穆莊嚴,有「沙漠故宮」之稱。
倚靠駱駝運送建材
有否想像過要在沙漠建成一座寺廟難度有多大?2024年的今天,行走沙漠的交通尚且不便利,那麼200多年前又是如何搬運建築材料?答案是駱駝。當年人們倚靠駱駝隊伍,將燒磚的土從外面馱進沙漠,由喇嘛和牧民興建磚坑,一邊蓋一邊燒磚,集合多人的力量,大概用了一年時間建成巴丹吉林廟。
這座罕有興建於沙漠中的寺廟,從外表看來不算驚艷,但走進去卻別有洞天。漢藏結合的建築風格,歇山式的屋頂,房檐上還有法輪和金鹿。主殿殿門兩側有兩幅壁畫,一幅繪有壽星,另一幅畫了在一棵菩提樹下,鳥、兔、猴和大象「疊羅漢」般站着的情景。
廟外不遠處矗立一座搶眼的白塔,與寺廟相呼應。來到湖畔,沙山、古廟、白塔、綠樹倒映湖中,感覺有若置身世外桃源。
年逾千人慕名到訪
巴丹吉林廟位處沙漠深處,早年人煙稀少,充滿神秘感,但近年隨着愈來愈多遊客深入沙漠探險歷奇,如今每年有超過一千人到寺廟參觀。2013年,寺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上政府撥款,對寺廟的維護和修繕起了極大作用。
巴丹吉林沙漠景點示意圖
石蛙象形石
額日布蓋峽谷
巴丹湖
曼德拉山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
寶日陶勒蓋鳴沙
基岩
諾爾圖
蘇敏吉林
塔瑪英
風蝕龕
蘑菇石
花崗岩象形石
新月型沙丘鏈
聽經泉的奧秘
扎拉特
巴格吉林
薩仁都貴
巴丹吉林廟
必魯圖峰
音德日圖神泉
交通
乘搭飛機前往甘肅的金昌機場或張掖機場,轉乘出租車到巴丹吉林鎮(¥60/人,1.5小時),再包越野車(2日1夜約¥2,400)或經當地旅行社進入沙漠腹地(巴丹吉林鎮開車到沙漠住宿地約4小時)。
住宿
巴丹吉林鎮有不少賓館,設施算是完善,價格不高,每晚約¥100至¥200。沙漠裡的湖泊旁也有營地或民宿,每晚約數百元人民幣,提供收費餐飲,包括餃子、烤羊肉、炒青菜、冰鎮西瓜等。
旅遊錦囊
‧巴丹吉林沙漠的最佳旅遊月份是8月和9月,平均氣溫約攝氏25度,但需注意早晚溫差大,宜帶備禦寒衣物。
‧在沙漠行走,人體水分消耗較快,應攜帶足夠的食水飲用。另外,人體鹽分會因排汗而流失,可透過運動飲料或含鹽食物補充。
‧沙漠日照強烈,紫外線極強,宜塗防曬霜、戴帽及太陽眼鏡。
‧沙漠經常出現風沙暴,宜帶備口罩。若使用相機,不要在沙漠裡換鏡頭。
‧探索沙漠需要較大體力,出發前應提早鍛煉體能,加強身體質素。
讀者評論:
本篇出處:2024-8 5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