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巡禮]第530期 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傳奇 人生如建築
文:王一帆 圖:M+博物館 | 分享: |
簡介: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是20至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他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被不少人視作香港的標誌性建築。2019年5月,年逾百歲的貝聿銘逝世,但建築大師之名,因他於世界各地設計的建築作品而永存。M+博物館的特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歷經7年籌備,以300餘件展品與觀眾共同回顧這位建築大師的傳奇人生。
當貝聿銘告訴委員會金字塔看上去會像一顆閃亮的鑽石般光芒四射,委員會回答:「不,貝先生。它看上去一定很醜,或者像很便宜的假鑽石。」
拿破崙廣場上的鑽石
提起貝聿銘的建築,不少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影象就是法國羅浮宮前拿破崙廣場上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但在40多年前,這座建築曾被巴黎人斥責太過前衛,與身後典雅雋永的藝術殿堂放在一起,實在是不倫不類。
當時的貝聿銘,已經完成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博物館東館的建設,在此之前,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和甘迺迪圖書館都向美洲大陸的觀眾們展示出他的藝術思維和建築才華。當貝聿銘踏上法國的土地時,也沒有想到迎接他的將會是一場風暴。
根據建設的流程,貝聿銘需要向歷史古蹟最高委員會的成員們陳述他的建築構想,幻燈片播完時,會場中已經吵得沸沸揚揚,即使對法語一知半解,他也能感受到與會者對於這份提案的敵意。質疑與否定的聲音歸根結底是對於本國悠久文化的捍衛,擁有華裔身份的貝聿銘非常理解,但同時他也言辭犀利地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
眼看這場全民性的討論要曠日持久地進行下去,時任巴黎市長的雅克・希拉克的舉動扭轉了當時的輿論。他並未表達明確的態度,而是選擇了更直觀的方式來檢驗。1985年,與設計構想同等比例的金字塔框架被放置在拿破崙庭院中,民眾可以自由參觀和表達觀點。模型落成後,雅克・希拉克面對媒體第一次表達他對於這項建築的看法——比例很完美。從這時起,因有便於觀察的實景,輿論風波漸漸平息,反對的聲音也日趨微弱。
建設面對的另一個難題,是玻璃製造技藝的瓶頸。
玻璃金字塔將會是底部博物館展廳的天花,因應外形美觀和底部採光的需要,玻璃要完全透明,但負責承辦的法國聖戈班公司在技術上無法達到。貝聿銘請出一尊「大佛」——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在總統的堅持下,最終聖戈班公司做出了幾乎完全無色的玻璃,而且在大面積使用時十分牢固。
在貝聿銘的職業生涯中,羅浮宮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找到了可以平衡歷史與現代的設計思路,此前積纍的所有經驗都在這個項目上蓄勢待發。
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放進陽光與新鮮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窗戶是鏡框,那裡總有園林。——貝聿銘
將鄉情融入建築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年,貝聿銘應邀來到北京設計香山飯店。當時的中國對於西方的事物充滿好奇,不少生搬硬套西方的建築顯得不倫不類,貝聿銘不希望古都北京也因接納新文明而放棄自己的古典韻味。
原本的計劃是請他在北京長安街設計一處高層建築,但考察後,貝聿銘認為在故宮周邊建設高層並不合適,俯瞰的角度會讓故宮的威嚴感大打折扣。在北京西郊的香山遊覽時,他被這裡古畫般的景象吸引,決定在此建設一座低層飯店。
掩映在香山的楓樹和松樹之間,一座蘇州風情的灰瓦白牆建築舒適又養眼。用現在的眼光看來,這座H形的建築主體完全是貝聿銘現代建築的風格,與他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正立面設計一致。他為這處建築外部增添了灰白相間的古典中國風元素。飯店內被佈置為設計精巧的園林:兩棵銀杏樹、流水渠和雲南石,構成飯店的花園。住客會先進入一個中式四合院感覺的中庭,再經過蜿蜒伸展的走廊,通向幾棟不對稱的低層客房。從每一間客房中望出去,都可以看到四周環繞的大大小小共11座園林的景致。
香山飯店的特點之一是私家園林般的玲瓏感,這一點與貝聿銘度過少年時光的蘇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1999年,蘇州市政府邀請他為故鄉設計一座嶄新的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新館。
新館的選址毗鄰拙政園、忠王府等眾多文化古蹟。如何在這裡設計出一個傳統又創新,並讓人感覺到協調、有吸引力的建築,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貝聿銘稱在這一地塊上設計博物館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戰」。
與周圍白牆青瓦的民居環境協調是新館外形設計的基調。外牆與內牆都以純淨的白色作為主,僅在空間轉折處用灰色的線條來勾勒外形。蘇式建築的「小青瓦」雖美,卻容易損耗,為求得更貼近的顏色效果,貝聿銘在屋頂部分使用特殊石材——中國黑,淋了雨會變成黑色,太陽一照,水汽蒸發後又變成深灰色。新館的窗以六邊形、長方形、海棠形為主,這些形狀來源於蘇州園林和民居。除此之外,新館與蘇州的標誌建築在細節上還有更多的契合。
如今的蘇州博物館遊人如織,人們既看展品,也看庭院。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佈局精巧,繼承了傳統園林移步換景的感覺。庭院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中的補園,新舊園景融為一體,讓人印象深刻。
香港和貝聿銘本人一樣,是新與舊、東方和西方的結合體,也是地理和文化上連通中國的大門。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曾擔任過中銀香港總經理,香港中銀大廈的設計也是貝聿銘、貝禮中父子向家族致敬的體現。
風水旋渦中的香港新地標
對於貝聿銘來說,香港是一個充滿溫馨回憶的地方。1918年,父親貝祖貽帶妻兒從廣州來到香港,創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直至1927年才離開。貝聿銘十歲之前的童年時光是在香港度過的。當時的香港雖沒有如今琳瑯滿目的高樓大廈,但是風格各異的新式建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貝聿銘對於建築文化的興趣。
談到香港中銀大廈,繞不開的是它獨特的外形和與隔壁滙豐大廈的風水大戰。
為了穩固建築,貝聿銘最初希望使用「X」形對角支撐桁架,但連續的「X」字在中國人眼中非常不吉利,所以貝聿銘將「X」的其中一側桁架隱藏起來,這樣樓身就形成了一連串菱形圖案,他描述為一系列相互交叉的寶石或一顆春筍,在中國文化中,雨後春筍喻示着從傳統中再生的希望和蒸蒸日上的勢頭,與香港的形象不謀而合。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選址位於維多利亞港「龍頭」的位置,主入口是傳統的背山面南,風水極佳,但鄰居們都覺得中銀大廈的出現就是對自己不利。風水上有一個概念——不能出現小於90度的角。中銀形成的切角是45度,就像「刀刃」,而且由於建築三棱柱的結構,這把「寶劍」三面開刃,煞氣四射。
坊間傳言,其中「受災」最嚴重的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最昂貴的建築物之一——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這座由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大樓由讓人目眩的托臂和管道組成,頗有霸道囂張的感覺。為了「應對」中銀大廈的「刀刃」,滙豐大廈特意安裝了兩個「大炮」(其實是擦窗機器)進行抵禦。而夾在滙豐與中銀大廈之間的長江大廈則將四面安裝了防彈玻璃,避免被「戰火」波及。3棟大廈佇立在寸金寸土的中環,除了成為中環的地標性建築,其中的風水含義更加充滿了香港特色。
這些當然只是笑談,如今,這座融合了中國的傳統建築意念和現代科技的中銀大廈,早已成為了維港的主要地標之一。這份包含了建築技術與家國情懷兩方面的問卷,貝聿銘無疑做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讀者評論:
本篇出處:2024-8 5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