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事]第534期 破地獄 港式告別之舞
文:曹淩智 圖:隋彪、張浩林、六郎等 | 分享: |
簡介:最近由黃子華、許冠文主演的電影《破‧地獄》上映,引起全城共鳴。破地獄儀式被認為與《佛說盂蘭盆經》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相傳目連得到神通能力,眼見母親深受餓鬼之苦,便借十方眾僧之力報答恩德,終使其母解脫。這種超度文化後來演變出廣府道教度亡科儀,成為香港獨特的殯葬文化的標誌。
超度死者脫離苦難
所謂的「破地獄」是請六甲將軍打通前往地獄的路,拯救身處九幽地獄的逝者,是一場超度亡魂的「劫獄」行動。
打齋師傅一般需掌握吹(吹奏樂器)、打(打鑼)、喃(喃唱)、紮(紮作)、寫(文書),不同地區、派系的破地獄習俗也稍有差異。如新界圍頭人破地獄叫「走五門」,過程參考了目連救母故事,另外請土地「問關」以開通明路;在東莞、寶安儀式中破的五塊瓦同樣需要「問關」,其中東莞破地獄,更需要孝子揹着飯菜和小靈幡尋找先人,在破酆都、過油鑊後,為先人送飯擦身。
香港道士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其中全真派主科以外的道士身穿黃袍,主科以法杖「琳琅」來進行「破地獄」;較常見的正一派身穿紅袍,可稱為「火居道士」或「喃嘸師傅」。
電影《破‧地獄》的喃嘸顧問梁俊師傅,1992年起師承父親梁仲入行,他說:「以前有錢打堂齋,沒有錢吹笛子,打齋儀式會在家中舉行,一般在『三七齋』(先人離開第21天)做破地獄,要先瞭解時辰八字算頭七回魂、準備放報喪燭(燈),但多有夜晚誦經(枕經)環節。70、80年代殯儀館設置『喃嘸法事部』,儀式已較少在家中舉行。」現時破地獄師傅有3類:一是繼承1945年前後廣州喃嘸師傅的殯儀館或私人道堂「本地喃嘸」;二是沿襲東莞、新安(今深圳、香港一帶)齋儀的新界圍村或水上
生死離別的「最後之舞」
活人更須破地獄
「破地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