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538 > 甘肅麵對麵(上)

[主題故事] 甘肅麵對麵(上)

文:王文明、王一飛    圖:王文明、王一飛    

簡介:在中國大西北的甘肅,吃麵是件頭等大事,西北人一天不吃麵,就會覺得心慌。他們對麵食的熱愛和忠誠都浸泡在那一碗碗牛肉麵、羊肉泡、漿水麵、臊子麵、拉條子、揪片子、打滷麵和搓魚兒裡。還有那車轆大的鍋盔、繁花似錦的花饃饃、無從下口的爐盔子、有股「太陽味道」的風乾饃……
每一道麵食都散發着遠古的滋味,每一道乾糧都保留了駝鈴古道的歷史印記,它們當中有甚麼故事?張騫、霍去病、王維、王翰、王之渙吃過它麼?
左手翻着歷史,右手端起麵食,一連兩期帶您踏上這條麵食走廊。

麥盡其用

小麥、青稞、燕麥、大麥、蕎麥、藜麥的主要區別,包括外觀特徵、生長環境、用途及食用方法都大有不同,卻在甘肅河西走廊上形成變化萬千的美食,您能分辨嗎?

 

青稞 (裸大麥)
外觀:青稞的麥芒較長,稱為裸大麥,屬於大麥的變種,籽粒無殼(裸粒),兩頭尖中間粗,芒長與穗相近。種子表面有麩皮,顏色青灰或淡黃。青稞的麥芒比小麥長,果實方面,青稞麥粒的殼和籽分開。
生長環境:高寒地區(甘肅、西藏、青海等),耐寒、耐旱、適應性強。主要生長在高原地區,特別是祁連山、青藏高原一帶。
用途與食用:藏族、裕固族等民族的主食,磨粉製成炒麵和糌粑,或與奶茶混合食用,也可釀酒或作飼料,是青藏高原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特別適合藏民的主食。

 

小麥
外觀:籽粒呈橢圓形,兩端圓潤,麥芒較短。種子顏色淺黃或金黃,小麥的一個節能生出兩三朵花用來結果,麥粒被較硬的麥殼包住。
生長環境:溫帶地區為主,需充足光照(長日照作物),適溫15-25℃。適應多種土壤和氣候條件,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
用途與食用:主要磨成麵粉製作麵包、饅頭、鍋盔等;也可釀造啤酒、白酒。春小麥生長期約90-100天,用於製作饅頭、烤餅等。冬小麥生長期約230天,主要用於製作拉麵,手擀麵、麵片等食品。

 

燕麥
外觀:籽粒長形,外稃堅硬,表面有縱溝。麥芒比青稞短,葉子扁平且不長,果實和外面的殼較難分開。莖稈光滑,圓錐花序,小穗下垂。
生長環境:耐寒、耐旱,適合高寒乾燥地區(如甘肅、內蒙古陰山北麓)。
用途與食用:高纖維低糖,用於燕麥片、降脂食品;裸燕麥(蓧麥)可製成蓧麵。歷史上曾作為飼料,現因營養價值被廣泛食用,或製成燕麥粥等健康食品。

 

大麥
外觀:籽粒兩端尖長,穗狀花序稠密,莖稈粗壯,邊棱具細刺,麥粒帶殼。
生長環境:適應性強,溫帶地區均可種植,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尤其在寒冷地區生長良好。
用途與食用:主要用於啤酒釀造(帶殼大麥)和飼料;去殼後製成大麥茶、大麥片或湯料。

 

藜麥
外觀:種子小,圓形,顏色多樣(白、紅、黑)。 生長環境:耐旱、耐鹽鹼,適合高原及乾旱地區。
用途與食用:高蛋白、全營養穀物,可煮粥、拌沙拉或替代米飯;麩質含量低,適合過敏人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