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圖]第384期 千里「單」騎進西藏
文:蘇菲 圖:蘇菲 | 分享: |
簡介:走滇藏線入藏基本上是沿一個主峰轉山,轉過一座又一座,繞得頭暈。不過路上的峽谷風景美不勝收,尤其是轉入「318國道」這條景觀大道,壯麗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濃郁的藏族風情……《轉山》把滇藏線的美景都呈現在這段28天騎行旅程裡。
《轉山》無名導演、無大卡士、無大場面,還是推介給大家,因為,看完心裡有一種想騎車出去的激動……
雖然《轉山》被歸類為「文藝片」,但它並不沉悶,還蠻有節奏明快、青春活力的感覺。電影是根據謝旺霖同名暢銷小說改編,以真人真事為藍本,講述一個24歲的台灣男生張書豪,大學畢業時哥哥去世,拿哥哥的騎行日誌,獨自踏上從麗江到拉薩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無數的困難,但都撐過去了。
戲裡,驢友李曉川對張書豪說:從麗江到拉薩算1,800公里,不眠不休,60小時可以騎完全程,但最專業的騎行者也要騎半個多月。在這群山當中有8個點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8個點在海拔3,000米以下,騎車要不斷的上上下下,在這不同的高低海拔、氣壓環境下前進。有可能剛適應了奔子欄的2,100米,然後就要直上白馬的4,300米,德欽的3,300米,佛山的2,200米,芒康的3,800,接是然烏的……這是《轉山》劇情的主幹,也是驢友們走滇藏線入藏的基本行程。
雪山冰淇淋
李曉川眺遠處被雲霧遮蔽的梅里雪山,把它形容為「雪山冰淇淋」。這樣形容梅里雪山,也是頭一次聽到。
梅里雪山,位於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
當地流傳一種說法:進入德欽縣城前的第一眼,能看見梅里雪山完整的身影,將幸運一整年。觀賞梅里雪山理想的季節是冬春季(即10月到翌年的5月),這時天氣晴朗,空氣潔淨,常能看到主峰。而且在早上8點左右,能看到最高的卡瓦格博峰下,出現一條白雲帶。隨太陽的升高,雲帶不斷上升,中午時分雲朵飄浮在卡瓦格博峰頂上,當地藏民稱這「卡瓦格博打傘」的景象只有有緣人才能看到。引用佛家的話:「萬物為心所造」,看山,不同人看,有不同的感受,只要帶誠意去看神山,心靈就能得到淨化。
滇藏分界
過了隔界河38公里,就到達滇藏分界處。那裡有雲南、西藏兩個界碑。進藏後第一個落腳地是鹽井。張書豪下榻這裡一戶藏家,跟被丈夫拋下的年輕媳婦互生情愫。
鹽井位於瀾滄江東岸的半坡階地上,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顧名思義,鹽井以生產井鹽和古老的製鹽術聞名,它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原始人工曬鹽基地,層層的依山而建的鹽田氣勢雄偉。
雖然稱為納西民族鄉,但是大部分都是藏民,納西族僅佔四分之一人口。按地勢高低,鹽井分為上鹽井和下鹽井。這裡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上鹽井村大多是信奉天主教的西藏人;而下鹽井村納西族不信仰東巴教,而是追隨佛教,這種配搭可算是獨一無二了。
29公里下坡泡溫泉
李曉川墜崖的戲在曲孜卡取景。曲孜卡是入藏後,海拔最低的一個地方了。面對滔滔的瀾滄江,背靠美麗雄壯的達美擁雪山。感覺與世隔絕,安靜祥和。
晚上可以泡溫泉,抬頭觀星,聽瀾滄江奔騰的河水聲。可是,這個點偏離214國道4公里,需要騎29公里下坡至瀾滄江邊。因此,想泡美景溫泉就要有心理準備—翌日推車上坡了。
80分鐘的電影,美景太多,篇幅所限不能盡錄……
張書豪的騎行經歷被拍得很慘,這純粹是為製造故事的張力,其實騎單車沒那麼慘。旅遊,走出去,走回來,人生就變得不一樣。一生之中,能不問以後、即時上路的機會並不太多。老掉牙的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沒有看過這大千世界會是青春的遺憾,我個人就有這種遺憾。
讀者評論:
本篇出處:2012-6 38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