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中老泰緬四國跨境自駕遊
文:黃焱紅 圖:黃焱紅等 |










簡介:毗鄰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老撾、泰國、緬甸,向來是一條充滿神秘感的旅遊路線, 有別於過去搭乘公車或租車,這次我們決定自行駕車, 從雲南西雙版納入境老撾,穿過北部山區,進入老、泰、緬交界處的金三角,沿途路線自選,行程隨機,吃住行遊、停車拍照......所有的決定權都是自己說了算,這樣的遊,本身就快樂。更何況,這是一條絕對精彩的線路:體驗老撾山民的純樸可愛,探訪泰北山區曾經被人遺忘的孤軍部落,感慨今日美斯樂的寧靜祥和,參觀清盛、大其力昔日金三角毒品重地......
西雙版納天天潑水節
奔雲南,第一站就到了南部的西雙版納,去了橄欖壩,一個開發很久的風景區。
橄欖壩位於瀾滄江下游,距景洪40公里,瀾滄江從中穿過,80多個傣族村寨都有典型的緬寺佛塔和傳統傣家竹樓。為了讓每個來橄欖壩的遊客都能體驗到傣族傳統節日潑水節的歡樂氣氛,這裡的傣族園每天都有潑水節活動。
傣族園由五個村寨組成,每個寨子又各有特色和說法,比如,曼春滿是花園寨的意思,中心佛寺就在其中;曼乍為廚師寨,因為寨子過去專門培養廚師,給土司衙門做飯我們入住的曼嘎寨是趕街的意思,據說,建寨人是漢人,娶了本地傣族媳婦後安家立業,專做殺牛宰豬買賣,慢慢聚成熱鬧集市。
下午,我們去觀看園內的潑水節,為了讓遠道來的遊客一飽眼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在這裡變成每天一場。
潑水節開始,主持人騎大象繞場一周,然後發號施令,高喊「水往天上潑,福從天上落」。圍成一圈站在水中的當地青年隨鼓鑼聲,向天空一陣猛潑,掀起束束水柱,一片水花。接下來,更多觀眾全部換彩裝上場,頓時,互相攻擊的大型水戰開場,直打得筋疲力盡醜態百出。
曼邁桑康演繹傣家風情
在橄欖壩,又聽了個新名字—曼邁桑康,這個傣語中「節日的寨子」是個新景區,距傣族園11公里,由金湖、銀湖組成。每天上午有兩場演出。表演在湖面上進行,有寨神祭祀、竹筏盪湖、水上風情等。
金湖流傳版納王子召樹屯與七公主的愛情故事。如今,這優美的情景在湖面上盪漾,傣家少女肩挑竹籮、手拿梳洗工具,邊洗浴邊嬉戲,小夥子揹上魚簍、划漁舟緩緩前行,最可愛的是幾十隻孔雀,齊刷刷飛到舞台上,和湖面上的景物相映成趣。壓軸活動是眾多觀眾踴躍參與的龍舟賽,歡呼聲中,包括當地阿媽阿嫂隊以及觀眾在內的多艘龍舟同時競發。
離開橄欖壩,繼續向南,就進入臘
老撾物質不等於幸福
雲南臘對面就是老撾。這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度,國土面積與廣西相當,人口僅有560萬,是亞洲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北部山區的平民百姓普遍處於原生態,他們信仰小乘佛教,待人友善,很多人生活貧窮,幸福指數卻遠遠高於我們。
這裡大部分是崇山峻嶺,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罌粟容易生長,加上叢林密佈,交通閉塞,為毒品的種植和販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雖然恐怖年代已經過去,曾經的陰影多少令人有些緊張。
遊覽了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