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之旅] 荒漠鐵路,直穿羅布泊
文:陳團結 圖:陳團結 |





簡介:位於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之東的羅布泊有「死亡之海」之稱,不少探險家、科學家葬身於此,神秘的樓蘭古國也在這片土地上消失,只留下吸引後人到訪的遺迹與傳說。如今,這片死亡之海因為「哈羅鐵路」的修建,開始以「富礦」的姿態復活。這條鐵路可將深藏於荒漠的鉀運出,肥沃萬頃農田;未來它還會載入更多遊客。
從哈密通往若羌縣羅中鎮,一條名為「哈羅」的鐵路修通,「死亡之海」羅布泊為必經之地。這個被稱為「生命禁區」、「死亡之海」的地方,擁有中國首顆原子彈試驗場,也曾是探險家的噩夢。如今,陝西的中國中鐵一局734名職工,用兩年時間,貫通了這條荒漠鐵路。
天上無飛鳥 地上不長草
2012年7月18日22:30,太陽的光芒剛剛落下地平線不久,茫茫戈壁上,熱浪襲人,上空繁星點點。站在距離哈羅鐵路羅中站200米的鋪軌工地上,中鐵一局新運公司夜班的建設者們正在熱火朝天鋪設着鐵軌,一排排鋼軌被安放在戈壁灘上,他們實行的是白班、夜班兩班制。
40歲的陳宏權站在東台地宿營地一處雅丹地貌的最高處,此處手機信號不好,只能站在這位置給遠在陝西安康的家人報喜:還有200米鐵路就修通了!這意味着,他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哈密 ――羅布泊(若羌縣的羅中鎮)的哈羅鐵路於2010年8月正式開建,投資了24億,中鐵一局承擔了全部正線373.8公里、站線34.8公里,架樑279孔,鋪道岔80組施工任務,7月22日將鐵路鋪到羅布泊站,為這片「生命禁區」打開新的通道。
哈羅鐵路項目部書記呼守聖開玩笑地說:「這地方是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動石頭跑,太陽曬得飽,一年分兩季,冰火兩重天。」這裡的春秋季節短得出奇,感覺冬夏在輪回一般。光照時間在15個小時,夏天最熱的時候,地表溫度達70℃,冬天溫度最低-30℃。
哈羅鐵路沿途經過花園、南湖、沙哈、巴特、鰱魚山、黑龍峰、多頭山、東台地、羅中等9個車站,由於地處戈壁荒漠,自然條件異常惡劣,白天工人要冒着60攝氏度的高溫平整路面、架橋鋪軌。
這裡是一片茫茫戈壁灘,人跡罕至,交通特別困難,從哈密到羅布泊300多公里的路程,車隊需要帶上各種補給跑上三天三夜。
800陝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