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43 > 太平清醮 豈止包山那麼簡單

[粵遊越開心] 太平清醮 豈止包山那麼簡單

文:余晴峰    圖:陳一年、柯炳鐘    

簡介:幾乎每個香港人都聽過太平清醮,但問及何謂太平清醮,大部分人只能支吾說出「包山」及「飄色」二詞。其實太平清醮意義深遠,又豈止包山那麼簡單?今期我們一同認識這個節日的歷史文化,看它如何成為最能代表香港的民間節慶之一!

 關「鬼」事
起首不妨先由「醮」字說起,「醮」指通過道士為媒介,與鬼神溝通的大規模祭祀活動,有保境祈陽、許願酬還之用。上水、西貢、銅鑼灣等地皆有太平清醮,長洲所以也盛行此一活動,當地惠州籍耆老講:「長洲的打醮開始於香港島的太平山街地區,當年在這個人口過份稠密的地區發生鼠疫,造成很多人死亡,此時有一位海陸豐居民將在家中神廳奉祀的北帝神像拿到街上,祈求瘟疫停止,其他居民亦上香禱告。不久,疫病霍然清除,自此以後,居民每年以北帝為中心,在太平山街舉行打醮,用以禳災解厄,超渡亡魂。然而,不久香港政府為了加強防火安全措施,禁止在該地區舉行打醮,所以他們便將每年一次的打醮移往海陸豐聚居的長洲北社街舉行。」
在我們眼中恰如大型娛樂舞會的太平清醮本質上竟是祭祀活動,實在令人始料未及。而更驚訝的是,這項祭祀活動帶有挺強的「排他性」。大家聽過「揚幡」嗎?這是個確認建醮範圍的儀式,道士在不同方位豎立竹竿,於竹竿以內的地方才有資格受到儀式的庇佑和潔淨,「外人」與此無關。又如長洲太平清醮主要籌辦者是「長洲惠潮府同鄉會」,只有惠潮府成員才有資格當總理,「外來者」管你再有權勢也是此路無門。歷史人類學家科大衛形容打醮為組成社區脈絡的一種手段,對與當地社群無甚關聯的普羅大眾而言,長洲太平清醮,某意義下真是「關我鬼事」。

搶劫那些包十分重要
明明「關我鬼事」,但香港人又確實對長洲太平清醮有種特別的情意結,君不見本港申辦亞運選重點項目,麥兜麥太也是推薦搶包山:「搶劫那些包,是奧運會比賽,讓全世界的體育家搶過,世界便和平。」
有此情意結,基於我們都是看着一年又一年「搶包山」長大的,儘管大家對它背後的意義可能一知半解,但活動的觀賞價值還是緊緊抓住我們的目光。這也解釋為甚麼那麼多地方打醮,群眾認知的卻大多只有長洲太平清醮,因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這種獨特和富慶典意味的活動,長洲舉行得比較多。
另一方面,主辦方及政府亦有意無意為香港與長洲太平清醮扯紅線。以飄色巡遊為例,小朋友除了以歷史人物形象出場,也會針對性地打扮成不同的政治和新聞人物,回應及諷刺

P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