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細說] 有事鍾無艷
文:香巴拉 圖: |
簡介:在電影、電視劇甚至文學劇本裡,齊宣王總被描繪成好色無道的昏君;夏迎春則是工於心計的奸妃西宮娘娘;而奇醜無比的東宮娘娘鍾無艷,始終默默守候齊宣王身邊,後世用「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形容有事才會找你的人。
齊國大殿之上,齊宣王懷裡抱夏迎春,指鍾無艷罵道:醜女!醜女!我罵你醜女又怎樣!臉上有胎記的東宮娘娘只是淡淡然,皇上這樣討厭我,一世不再來東宮便是了。可是那是鍾無艷帶領三軍擊退六國圍攻之後。後來夏迎春一巴掌惹怒六國使者,齊國陷入絕境。最後還是這個醜婦應戰……
雖然這只是電影《鍾無艷》其中一個情節,但卻把齊宣王、鍾無艷、夏迎春三個人的性格描繪得活靈活現。
無鹽女
鍾無艷的事蹟最早見於《烈女傳》和東漢王充的《論衡》上,姓鍾離,名春,戰國時齊國無鹽(今山東東平)人,所以又叫無鹽女,後來大概是諧音的關係,人們又給她起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鍾無艷(無鹽)。
鍾離春的形象很有神話色彩的。《烈女傳》記載:「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髮,折腰,出胸,皮膚若漆。」
額頭突,雙眼凹,鼻孔向上翹,腦袋大,頭髮少,喉結比男人還要大,還要加上佝僂腰,大胸部,黑皮膚。如此的長相,成了當時的「剩女」,到了40歲,依然待字閨中。後世以「無鹽女」比喻貌醜而有德的女子。後來,「無鹽」的意義放鬆了,變成了只形容醜女。
自薦枕席
雖然如此,但鍾無艷沒有放棄自己。眼見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無艷為了拯救國民,冒死自請見齊宣王。
大臣、宮女看見醜女,無不取笑。齊宣王以嘲弄的口吻說:我宮美女如雲,你這醜女怎麼想到來皇上身邊爭寵呢?無艷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指膝蓋高喊:危險啊!危險啊?
她對齊宣王不客氣地說:秦國用商鞅變法,民富國強,不久就要攻打齊國,而齊國卻軍紀鬆弛,民心騷動,災難很快來了。無艷提醒宣王:你貪圖玩樂,不理朝政,疏遠忠臣良將,而寵信讒佞之徒,你還擴建雪宮亭台樓閣,勞民傷財,怨聲載道。宣王一言驚醒,當即下令,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立鍾無艷為皇后,做太子的嫡母。這也正是成語「自薦枕席」的典故。
從此齊宣王勵精圖治,任田嬰為相,齊國很快又強盛起來。史稱:「齊國大治,醜女之功也。」在嘉祥漢代武氏祠畫像石中,就有「無鹽君鍾離春,齊宣王」二人的帶銘畫像內容。
當年無艷進見齊宣王的地方就在雪宮台,位於臨淄區皇城鎮曹村以東。雪宮建於公元前600至585年。齊宣
